Kaiyun - 开云 (中国体育) 官方入口

先进铜合金材料与制备加工技术分会场邀请函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开云(kaiyun)体育-官方网站
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Kaiyun新闻 > 行业资讯

先进铜合金材料与制备加工技术分会场邀请函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

2025-05-05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编制的谋划之年。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绿色低碳发展纵深推进,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定于。本届年会将进一步聚焦有色金属科技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全面推动有色金属行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本届年会主题为“创新突破·逐梦前行”,年会预计规模1500余人,将邀请有关院士、知名专家、学者和企业管理人员等就行业前沿科技热点、技术攻关、成果应用等方面做大会和分会场专题交流报告。

  承办单位:中国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有研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有色金属结构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

  李志辉,正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长期从事先进轻合金材料技术创新与企业科技创新管理工作,主持和骨干参与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60余项,一批研究成果在行业龙头企业实现转化应用,为大飞机等国家重大工程提供了坚实的主干材料技术支撑。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中国专利银奖开云网址 kaiyun官方入口2项、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10余项,授权国内外专利60余件,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多次参与国家和行业科技、产业发展战略研究、规划编制和项目论证工作。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铜合金加工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重点专项和“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先进结构与复合材料”重点专项总体专家组成员、指南编制专家,国防科工局科技委配套领域专业组成员,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专利审查专家,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青年拔尖人才,北京市科技新星。曾获得第十九届“茅以升科学技术奖-北京青年科技奖”、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第一届“杰出青年工程师奖”等奖项,被授予中央企业“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称号。

  米绪军,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先进技术研究院院长,《cMat》和《铜业工程》执行主编。享受国务院特贴专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长期从事有色金属新材料的研发和产业化发展工作,主持“高性能铜合金特种加工材制造技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级科技项目20余项,研制发展的多种新材料填补国内空白并实现产业化,为我国高技术装备建设、新材料科技发展和行业科技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一、二等奖10多项。

  杨斌,工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二级教授,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负责人,现任江西理工大学党委书记。2011年至2012年加拿大同步辐射光源国家实验室任高级访问学者。先后指导博、硕士研究生共计50余人。是“十二五”国家863计划重大主题项目、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和首席专家,江西省赣鄱英才555领军人才,江西省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第二层次人才。现为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稀土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冶金教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有色金属工业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铜冶炼及铜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江西省材料类专业教指委主任,江西省科协八届委员会兼职副主席,《Tungsten》杂志主编,《中国有色金属学报》等多本国内有色金属顶级期刊编委及审稿专家。主要研究领域为有色金属及其新材料、新工艺与新装备,永磁磁浮轨道交通系统。先后主持国家级项目7项,其中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国家“863”计划项目重大主题项目1项、“863”计划自由申请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专项课题1项、国家工业与信息化部“十二五”稀土专项重点课题1项。主持完成江西省和原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重大科技项目30余项,完成企业委托项目32项;成果丰硕,主持和参与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5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中国有色金属学会2项,江西省教学成果奖1项,获批国家发明专利60余项;主持开发的稀土永磁磁浮轨道交通系统,目前已授权国际PCT专利8项。在Mater. Sci. Eng. A、J Alloys Compd等国际期刊发表SCI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1项(高性能铜合金,中南大学出版社),在有色金属合金真空连续铸造技术及永磁磁浮轨道交通系统研究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宋克兴,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教育部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带头人,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带头人,河南省中原学者,河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获得者。第八届教育部科技委材料学部、国防学部委员,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常务理事、铜合金加工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仪表功能材料分会主任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摩擦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热处理分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有色金属学会理事长。现任河南省科学院党委书记兼执行院长、河南省科协副主席(兼)。

  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其中主持2项、参与1项;主持获省/行业一等奖5项。“十三五”以来,主持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科基金、装发专项等国家/省部级项目24项;在Acta Materialia、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等金属材料领域著名期刊发表SCI论文262篇;主编/参编学术专著5部;授权国际/国内发明专利65件;制定国家标准1项、行业标准6项、团体标准8项,入选工信部百项团体标准示范项目1项。

  李周,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院长。英国利物浦大学和德国亚琛工业大学访问学者、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助理研究员。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湖南省121创新人才第一层次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特等奖提名奖。主要从事高性能有色金属材料的设计、制备加工和结构表征。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面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863计划、支撑计划、国防基础和军品配套项目3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三项。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省教学成果特等奖一项,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两项。

  郭慧稳,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中铝洛阳铜加工有限公司技术研发中心主任,中原创新领军人才。从事有色金属材料和压力加工研究30余年,主持多项国家、省级科研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主持和参与起草国家和行业标准20余项,获发明专利10余项。

  付款方式:会务系统在线支付、银行汇款(银行汇款请务必备注:学术年会+参会人员姓名)

  年会是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主办的有色金属领域覆盖面最广、学术水平最高的综合性学术盛会,大会主要以科技创新,绿色发展为主题,对行业有关单位获奖科技成果,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等进行推广与宣传展示;对有关支持单位进行企业宣传,形式以平面展板为主。

  诚邀各类参展展示、宣传推广等,欢迎垂询学会秘书处!有意参展的单位请与学会秘书处联系。

Copyright © 2020-2024 开云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鲁ICP备2023005029号

关于Kaiyun体育 +

Kaiyun新闻 +

解决方案

常见问题

在线留言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