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11日,中美双方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经贸高层会谈,双方表示会谈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北京时间5月12日15时,中美发布联合声明,其要点是:
1,美国将对中国大部分产品的关税从145%大幅下调至30%,中国方面亦将对美国产品的关税从125%降至10%。
显然,双方谈判的结果不仅让中美两国的企业和民众长舒一口气,也为全球经济的稳定发展注入了一剂强心针,美方谈判人员表示,中方在具体的条款方面表现很强硬,但双方最终达成的合作意向“超过预期”。
根据美方贸易代表贾米森·格里尔的解释,以及路透社、彭博社等媒体分析,联合声明背后的具体细节值得关注。
我们已经就90天的暂停其达成一致协议…但总统特朗普在第一个任期内对中国加征的关税仍维持不变。
今天宣布的协议主要是针对4月8日第14259号行政令,以及4月9日第14266号行政令所实施的加征关税。
1,2025年初美方在全球范围内施加的行业特定关税,涉及汽车、芯片制造、医药制造、能源产品(包括钾肥等能源加工中间体产品)等特朗普表态保护的“关键行业”;
2,2025年3月,美方以“芬太尼问题”为由,对部分中国出口商品加征的20%额外关税,主要包括电动汽车、钢铁即金属制品、农业机械、原油与液化天然气、半导体相关产品等。
因此,以上产品将不在本次议定的豁免名单里,今天的协议主要是双方暂停或取消自2025年4月2日起实施的互征关税及非关税对等反制措施。预计双方在后续的磋商中,仍然将对其余类型产品进行关税谈判。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将修改加征对华关税的定义,豁免内容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商品。
对应地,中国对美国产品的关税从125%降至10%,主要是取消了91%的反制关税,具体包括:
1,2025年第4号税委会公告规定的,“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在现行适用关税税率基础上加征34%关税”,其中,24%的关税在初始的90天内暂停实施,同时保留对这些商品加征剩余10%的关税。
2,2025年第4号税委会公告规定的,“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税率,由34%提高至84%”。
3,2025年第6号税委会公告规定的,“2025年第4号税委会公告规定的,“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税率,由34%提高至84%”。
此外,中方承诺采取必要措施,暂停或取消自2025年4月2日起针对美国的非关税反制措施。
总结:本次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取得实质性进展,主要体现在:大幅降低双边关税水平,美方取消了共计91%的加征关税,中方相应取消了91%的反制关税;美方暂停实施24%的“对等关税”,中方也相应暂停实施24%的反制关税。这些举措符合两国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期待,也符合两国利益和世界共同利益。
除此以外,声明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在采取上述举措后,双方将建立机制,继续就经贸关系进行协商。
声明中明确规定,后续谈判的中方代表是国务院副总理何Kaiyun平台 开云体育官方入口立峰,美方代表是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和美国贸易代表贾米森·格里尔。协商可在中国、美国,或双方商定的第三国进行。
这意味着,双方一致同意建立中美经贸磋商机制,就经贸领域各自关切保持密切沟通,开展进一步磋商,有助于建立起可持续的、长期的、互利的双边经贸关系。
预计在不远的将来,中美贸易的紧张局面将出现降温,特朗普政府的对华关税政策并不以“脱钩”为目标。
贝森特还提到,美中双方已就五到六个具有战略意义的产业及供应链脆弱环节达成初步共识——例如医药和钢铁等行业。美国将在这些领域寻求供应链独立性。中美双方还谈及“通过采购协议来弥合贸易差额的可能性”。
很显然,贝森特提及的这些问题,是中美再次经贸谈判的短期目标,预计将在下一轮谈判中落实,但这并不是全部。
今天在瑞士与中国官员进行了非常好的会谈,为了我们两国的共同利益,我们希望更多地看到中国对全世界的开放。
有理由相信,中美双方下一步谈判的重点,并不是通过限制进出口的方式,强行把双方贸易逆差缩小到某个具体的数字,而是进一步保持开放,健全市场化机制。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有中国官方媒体总结,本次谈判卓有成效。之所以达成了实质性进展,有两个因素:
一是,中方为维护自己利益进行坚决反制,导致双方在很短时间就把关税拉到了禁止性关税水平。二是,美方错估了当前的形势,高估了自己的能力,所以在关税达到很高水平时,美方磋商的主动性、急迫性,以及解决问题的导向性都非常强。
值得注意的是,在会议公布联合声明之前,关税调整的窗口其实已经传导到市场,国际航运数据和供应链时点对此保持积极反应,A股、港股、美股也出现了普涨。
经过中美双方的共同努力,会谈富有成效,迈出了通过平等对话协商解决分歧的重要一步。双方将深挖合作潜力,拉长合作清单,做大合作蛋糕,推动中美经贸关系取得新的发展,为世界经济注入更多确定性和稳定性。
1,美国对华的农产品、能源产品出口,以及中国对美的机电产品出口(这是中国对美的第一大贸易商品),将构成“双方深挖合作潜力”的重要领域。
2,电动车、无人驾驶、充电设备,以及中美第一大贸易的机电产品,很可能是“拉长合作清单”的重点行业。此外,双方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清洁能源等方面,也存在加深合作的客观需求。
3,化工及医药中间体(包括农药、塑料制品、有机化学品等),以及金融服务(包括银行、保险、证券、信用评级等市场准入)、数字经济(跨境支付、电子商务规则协调)等业务属于“做大合作蛋糕”类行业。其中,医药中间体产品中,就包括了芬太尼等麻醉产品的监管与合作。
4,在市开云网址 kaiyun官方入口场化改革与持续开放方面,美国前财政部长耶伦与现任财政部长贝森特都曾表示,希望通过谈判促进中美结构的调整,例如提高中国居民收入与就业保障水平,扩大内需,促进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这恐怕就是“为世界经济注入更多确定性和稳定性”的内涵。